病栋夜勤

红色经典赓续百年初心 墨香勤业滋养法治人才 (五)|王健法学院研究生法学法硕第二党支部开展红色经典阅读活动

发布者:田毓发布时间:2023-09-19浏览次数:528

墨香传诵九月,古典润物无声;礼赞峥嵘岁月、传承红色精神。2023年9月18日,为深入学习红色经典,弘扬红色文化精神,提升法治思维,王健法学院法学法硕第二党支部开展“共读红色经典,传承红色精神”理论学习活动,全体成员共读经典读物,主动交流学习感悟,以心声传达爱党爱国赤诚情怀,以实际行动展示法治人才素养。

本次活动选取的书籍包括:《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犯罪与刑罚》《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叁里湾》。

《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是由29名采访对象的口述汇集起来的一本采访实录,其中既有曾经同习近平总书记一起插队的北京知青,又有同他朝夕相处的当地村民,还有当年同他相知相交的各方面人士。通过受访者以口述历史的方式,再现了青年习近平扎根陕北黄土高原,七年来同人民群众同甘共苦、情同手足、血肉相连、鱼水交融的青春面貌。通过访谈生动描绘了青年习近平树立矢志不渝的理想追求和植根爱国为民的家国情怀。

钱思琪同志感悟:在阅读了《习近平的七年知青岁月》后,我有了很深的感触,这本书不仅让我更深地了解了习近平总书记,更让我从习近平总书记的待人接物中体会到一名合格的青年共产党员应当具有的品质。”广大青年要有敢为人先的锐气,勇于解放思想、与时俱进,敢于上下求索、开拓进取,树立在继承前人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以青春之我,创建青春之国家,青春之民族。”我们作为当前中国的青年党员,更应当用自己的方式,在时代中镌刻下属于我们自己的印记。

《论犯罪与刑罚》是意大利刑法学家切萨雷·贝卡利亚于1764年写成的,猛烈抨击了当时欧洲大陆的封建司法制度。这本书是人类历史上第一部对罪刑原则进行系统阐述的着作,影响极其深远,是刑法领域里最重要的经典着作之一。

濮祯逸同志感悟:在法官判决之前,一个人是不能被称为罪犯的。刑罚越公正,君主为臣民保留的安全就越神圣不可侵犯,留给臣民的自由就越多。当某一种弊端同一个国家的制度密切联系时,可以想象清除这种弊端将意味着毁灭这种制度。刑罚的目的不是摧残报复一个感知者,而是阻止罪犯重新侵害公民,规诫他人不要重蹈覆辙。

《张力与限界:中央苏区的革命(1933-1934)》是一部力图通过专题形式,在对1933-1934这样一个具有转折意义时段的研究中,分析苏区政治、经济、军事、社会状况的着作。

童毅晶同志感悟:“革命改变着世界,改变着社会、家庭、个体,革命尤其是共产革命的张力使这种改变具有其他政治活动远远不及的能量,这是革命曾经受到朝圣般欢呼的缘由…革命常常以打破现存规则为代价,而规则又是人类社会构成、存续、进步的一个不可或缺的基石,期间所显示的冲突,时时提醒人们在革命令人炫目的张力后面,应有也必有自己的限界。”在对结果进行高屋建瓴的定性的同时。我们应该看到革命张力带来的苏区快速发展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革命的张力也是有限界的。新生的党的力量还是有限的,相比于当时实力正盛的国党,长征从某种程度上是种必然的选择,是党韬光养晦、着眼未来的重要战略抉择。

《三里湾》是描写农业合作化的经典之作。 作品通过三里湾的秋收、整党、扩社、开渠等故事情节,描写了王金生、范登高、马多寿、袁天成四个家庭在扩社过程中的矛盾与变化,生动而真实的反映了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先进力量和落后力量之间的斗争,农民在生产关系、家庭关系和婚姻问题上的种种矛盾冲突,广阔描绘出农村各阶层人们的精神面貌。

万思怡同学感悟:《叁里湾》这部小说,涉及到当下的文化及社会问题,揭示出许多值得我们深思整改的生活,是对我们的一份启示,也是一部让我们欣赏的经典之作。这部小说通过深刻的思考和生动的笔触,为我们呈现一个具有时代气息和人文内涵的中国小乡村世界。在阅读中,读者不禁深入思考自己所处的世界,以此来更好地理解我们所生活的时代,而且在现今这个文化浮躁的时代,这样的小说更需要我们去解读与阅读。通过阅读《叁里湾》,小说描述的渔村得以以真实的形象在我们面前鲜活呈现,它不是一句冷僻的词语,而是一个生动活泼而咀嚼不完的描写,使生活和时间对心灵的影响深入我们心底。阅读《叁里湾》可以帮助人们深入思考中国的民间文化,了解中国的价值观与核心文化,使人们在阅读后,对社会、人性、人心都有更深刻的理解。

通过本次党日活动,党员们深入思考了党的光辉历史,收获了满满的精神食粮;深入了解了党的思想理论,获得了更多的智慧和智慧;深入领会了党的宗旨,更加坚定了自己的信念;深入认识了党的作风,更加坚持党的路线。更有信心继续践行党的宗旨,勇担党的重任,坚定不移地走好我们的人生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