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栋夜勤

知恩于心 感恩于行——潘抱存教授诞辰100周年纪念座谈会隆重举行

发布者:范茜发布时间:2024-05-21浏览次数:333

晴空初夏碧,暖阳微风熏。5月18日,王健法学院在B201会议室隆重举行潘抱存教授诞辰 100 周年纪念座谈会。学院党委书记孙宁华主持会议,数十位来自各行各业的优秀校友、潘抱存教授的学生以及亲友齐聚一堂,共同缅怀这位杰出的中国国际法学家和对法学院人才培养作出卓著贡献的先贤。

在座谈会上,院长方新军发表了深情致辞,高度赞誉了潘教授在法治领域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并表示,潘教授身上作为学者、老师的诲人不倦、精益求精的品质将激励一代又一代师生。

潘教授的女儿潘晓临女士动情地回忆了父亲经历的坎坷与磨难,也为父亲的为学做人感到自豪,并向学院和校友认真筹办这次纪念会表达了真挚感谢。

老院长杨海坤教授分享了与潘抱存教授相处的点点滴滴,高度赞美了潘教授认真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身正为范的良师风范。杨海坤教授表示,潘教授的国际公法专着一问世便受到了欧洲国际法学界的高度重视,德国汉学家和国际法学家胡意志教授奋笔发表书评,作出高度评价。如今看来,潘教授的诸多国际法思想即便是在今天这样一个纷繁复杂的国际地缘政治格局下也是有指导意义的,潘教授的学术思想值得进一步挖掘和总结。此次座谈会不只是纪念潘抱存教授,更是纪念为法学院作贡献的所有前辈们。

国际法教授张利民表示,潘教授在国际法学所作出的贡献是不可估量的,他能够站在学术前沿,洞察学科发展趋势,为年轻学者指引方向。此外,潘教授对不同的学术观点和研究方法持包容态度,在面对科研难题和挫折时,不轻易放弃,百折不挠,为国际法领域培养了大批优秀的法治人才。

周永坤教授 、陈立虎教授、吴培华老师、胡育新老师等作为教师代表发言,他们以幽默风趣的语言回忆了与潘教授相处过程中印象深刻的往事,赞美潘教授将教育视为自己的生命,言传身教,全心全意投入人才培养的可贵品格,并强调要继续传承和弘扬潘教授身上勤奋谦虚、严谨认真、以身作则的美好品德。

谭筱清、金春卿、庄瑞明、傅廷美、张浩、林悠、杨海燕、蒋玉虹、韩健、顾正平等作为校友,也作为潘老师的学生讲话。庄瑞明校友专程从厦门赶来,他代表82级、83级二届潘门弟子深情回顾了潘教授对他的职业入门、学术研究和就业所给予的悉心指导。傅廷美校友专程从香港赶来、他以“五元钱”的故事为主线回顾了潘教授对他的学术指导和金玉良言。金春卿校友回忆了求学过程中与潘教授发生的 “十元钱”的感人往事,表达了对恩师“解一时之急需、养一生之人品”的感恩;无锡中院国际商事法庭负责人张浩在涉外商事审判中作出了很多积极探索,也取得了很好的成果,作为潘教授的关门弟子,她把自己的成绩归功于潘教授的培养,她深情回忆了第一次到潘教授家中听课的场景,赞美了潘教授对法学研究的严谨、对法学人才的渴求,言语里充满了对潘教授的感恩与敬意。

孙宁华书记在总结中指出,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泽被后学,惠泽东吴。纪念是为了更好地前行,王健法学院校友和师生将永远感念潘教授以及为法学院建设立下卓越贡献的前辈们,并以此次纪念会和下午即将召开的首届苏州大学法学校友发展论坛为契机,凝心聚力、上下同心、内和外协,为推动学院发展、学术精进和社会进步贡献力量。


潘抱存教授生平介绍

潘抱存,男,1924年4月出生于江苏宜兴,研究生学历,教授。1947年7月中央大学法学院本科毕业,1950年7月南京大学法学院研究生毕业,研究生期间曾任中央大学政治系助教, 1951年7月至1959年1月在无锡辅仁中学(现无锡市第二中学)任教,历任教师、副校长等职,1959年1月至1960年3月任无锡市哲学社会科学研究所副所长,1960年3月至1962年10月任无锡师专中文学科主任,1962年10月至1966年6月任无锡市第八中学副校长,“文革”期间一度被取消教职,下放劳动,1979年2月至1982年7月恢复教职后,历任江苏省无锡师范学校教员、副校长等职,1982年7月调入苏州大学工作,历任法律系教员、副教授、教授,1984年3月至1987年6月任法律系副系主任,是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的专家,1994年3月退休。2017年7月11日上午7时35分,因病医治无效在上海日月星护理院逝世,享年93岁。

潘抱存教授将一生都奉献给了教育事业,对苏州大学法学教育的复苏和繁荣有重要贡献。苏州大学恢复法学教育后,他曾担任过法律系副系主任等职,开创了众多的第一:他是苏州大学法学院的第一位教授,第一位研究生导师,第一个招收外国访问学者的教授,第一个着作被推向海外的教授。潘教授也是苏州大学法学院众多课程的第一个开设者,首次开出了《国际法》《国际关系与国际法》《国际金融法》《国际环境法》等课程。他为人谦和、平易近人,广受学生爱戴。

潘抱存教授有深厚的学术造诣。他治学严谨,诲人不倦,在国际法和国际经济法研究领域作出了突出贡献。他在《法学研究》《法学》《政治与法律》等众多刊物发表论文60余篇,出版着作7部。他对法学研究的执着和锲而不舍堪称典范,在退休之后还出版了5本着作,生命不息,探索不止。其完成的国际法理论叁部曲,即《中国国际法理论探讨》《中国国际法理论新探索》《中国国际法理论新发展》获得了海内外广泛称赞。